国产工业软件开始“涌”出国门!

发布时间:2025-07-21 17:39:05

过去十年,国产工业软件一直在“补课”,试图在CAD、EDA、CAE这些被国外商业软件垄断已久的高壁垒领域逐一突破。如今,随着CAD、EDA相继实现出海,CAE——这块技术门槛最高、工程难度最大的拼图,国产厂商也开始亮相国际舞台

1. 率先破局的CAD

中望软件是国产CAD出海的代表之一。过去几年,它通过收购VX、CHAM等海外企业,逐步构建起CAX一体化技术栈,并将业务扩展至全球。2024年其海外收入达2.02亿元,同比增长近29%。

浩辰软件则选择了另一条路——通过70多个境外经销商将产品销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,海外收入占比高达36.63%(约为1亿元)。两家企业路径不同,却目标一致:不再局限于国内“替代”,而是在全球市场中建立长期客户网络和服务能力。

27efcddaebcf482b8d337102fbeb9752.png

2.从“可用”到“被选用”的EDA

相比CAD,EDA的门槛更高,但中国厂商也在逐步完成“从0到1”的突破。2021年概伦电子以800万美元收购韩国EDA公司Entasys,率先迈出国际化的一步。2025年,它成为唯一入选台积电EDA联盟的中国公司,意味着其工具已被验证可用于台积电的先进制程。

另一家华大九天,不仅曾入围台积电联盟,还为三星、SK海力士等韩国半导体龙头提供EDA工具。这些成绩表明,中国EDA已具备进入全球头部供应链体系的能力。这一轮出海不再靠价格,而是凭借算法优化、建模能力和定制化服务,在关键细分领域“以点破面”。

0a48dc73300acda973f769380d525c52.jpg

(根据三星官网公开的SAFE™ EDA 合作伙伴统计,在22家EDA企业名单中,国产厂商占据了8席,显示出国产工业软件在全球半导体设计生态中的重要地位。)

3.开始暂露头角的CAE

相比之下,CAE是最晚打开局面的领域。国内90%以上的市场都被Ansys、COMSOLAbaqus等国外巨头占据,不仅技术门槛高,而且客户黏性强,对精度、性能、工程验证要求极高。

但近期在日本举办的JSCES(计算工学演讲会)上,中国自研CAE产品首次亮相国际核心学术场合。云道智造成为该会议30年来首次参展的中国厂商,代表国产CAE迈出关键一步。

其推出的Simdroid平台包括三大核心模块:电子散热仿真(Simdroid-EC)、晶体生长仿真(Simdroid-FEMAG)以及物质点法引擎(Simdroid-MPM)。其中,Simdroid-MPM模块聚焦有限元在极端变形场景下的失效问题,已在道路塌陷预测、颗粒物流仿真等应用中,与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开展合作。

72c0bec3cc2837b0b79f59fc63d9c5ba.png

更具说服力的是,日本庆应大学高野直树教授在会上表示:“Simdroid展示了应对行业共性难题的工程化能力,其MPM引擎和AI热仿真模块在实用性和可扩展性方面令人印象深刻,具备挑战国际一线CAE工具的潜力。”

4.国产工业软件出海图景:

与CAD、EDA企业主要通过并购、生态绑定等方式布局海外不同,云道智造选择的是设立日本子公司IBE,深度参与本地项目与技术对接。这种“工程型出海”路径,更慢,但也更扎实,依赖的是算法能力、物理建模与客户工程协同三者兼备。

纵观CAD、EDA、CAE三个领域的出海路径,已初现分化:CAD靠技术整合与渠道铺设率先破局,EDA依托专业技术进入核心供应链,而CAE正以核心算法和工程能力崭露头角……但它们都有共同的一点:不再简单“复制”,而是在全球市场中找到自己的产品逻辑与价值空间。这是否意味着,中国工业软件正从“替代者”走向“竞争者”的转折点?